中医把感冒分成三种主要类型,通过鼻涕的样子和伴随的症状就能初步判断:
风寒型:清水样鼻涕,吹了风会更严重,伴着怕冷、头痛、不出汗,多在冷天或空调房受凉后出现;
风热型:黄稠的脓鼻涕,伴着喉咙肿痛,发烧比较明显、怕冷轻,春秋季常见;
暑湿型:黏糊糊的鼻涕老流,浑身发沉、胸口闷、不想吃饭,多在夏天又热又湿的时候出现。
风寒感冒:驱寒的穴位按压方法
如果流清水鼻涕,能重点按这几个穴位:
风池穴:在后颈部枕骨下两侧的凹陷处,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到有酸胀感,持续揉3分钟;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半寸的位置,用食指指腹旋转按摩1-3分钟;
列缺穴: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压在桡骨茎突上方的凹陷处,按压1-2分钟;
外关穴:在前臂背侧中段,距离腕横纹2寸的地方,用拇指按压并配合旋转揉动。
研究发现,配合热敷大椎穴(颈后第七颈椎处)能更驱寒,用温热毛巾敷就行。
风热感冒:清热的穴位操作
如果鼻涕变黄变稠,重点按这几个穴位: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的外侧端,用拇指用力按压到有酸胀感;
合谷穴:在手背虎口处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垂直按压到明显酸胀;
大椎穴:低头时颈后最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持续按压并配合掌心温熨;
印堂穴:在两眉中间的位置,用食指轻柔地上下推抹100次。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证实,曲池穴和合谷穴一起按摩能有效缓解上呼吸道炎症。
暑湿感冒:祛湿的按摩技巧
夏天感冒要是伴着头昏脑胀,重点按这几个穴位:
中脘穴:在肚脐正上方四指宽的位置,用掌心顺时针揉按50次;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髌骨下三横指的地方,用拇指按压并配合上下推揉;
内关穴:在前臂内侧距离腕横纹两寸的地方,按压时向心脏方向用力;
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位置,用食指腹轻揉到有酸胀感。
研究发现,配合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的中药熏蒸能增强效果。
特殊症状的加强方案
要是有特殊症状,还能加按这些穴位:
咽喉肿痛:鱼际穴(大鱼际的最高点)+商阳穴(食指桡侧距离指甲角0.1寸的位置),点刺放血能缓解;
肌肉酸痛:肩井穴(肩部的最高点)+委中穴(腘横纹的中点),按压时配合深呼吸;
剧烈头痛:百会穴(头顶正中)+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面),按压顺序先按头再按脚。
操作要点:按压力度以有点酸胀为宜,每个穴位持续按1-3分钟,每天按3次最好。
安全操作的关键提醒
环境:室温保持22-26℃,按摩前用温水洗手,别留长指甲;
时间:吃完饭后1小时内、运动完30分钟内别做;
禁忌:皮肤破了的、怀孕的、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能做;
就医提醒:要是症状超过3天没好,或者体温超过38.5℃,得赶紧去医院。
家庭中医护理里强调,穴位按摩只是辅助方法,得配合基础治疗。
传统疗法的现代用法
研究发现,穴位热疗仪配合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穴位定位工具能更准,超声波导入技术能让药物更好吸收,但要注意,用这些辅助设备前得问专业医生,别自己瞎用。
穴位按摩是方便的家庭辅助方法,但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好,一定要及时就医。只要找对证型、按对穴位,就能帮身体更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