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质量模型
功能性检查业务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可靠性容错能力恢复时间,恢复能力易用性看的懂会使用效率性性能(相应时间,消耗的资源(CPU 内存))维护性为后续功能的开发提供便利移植性软件需要在不同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下都能工作信息安全性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许存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2.软件测试用例
2.1软件测试用例概念
一个为了特定的目(检验开发的代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而设计的文档,文档的形式可以是excel,xmind等
Text Case:
2.2模板
ID:
唯一值
模块:
测试用例所属的模块
优先级:
作用:体现了测试用例执行先后顺序
分类:高中低
p0:一般保证软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功能,保证最基本的流程能够正常运行而设计
p1:次要功能,小功能
p2:UI,边界,错误设置
p3:错误信息,较为复杂的场景,不常用的场景
用例标题:
唯一性
见名知意
预置条件:
前提条件
测试步骤:
要求,尽可能详细
测试数据:
根据要求填写
预期结果:
根据数据和步骤,预期的结果
测试结果:
pass
fail
block 由于存在bug不能继续执行填写
na 由于环境或资源块缺少导致不能执行
测试版本号:
当前测试任务所用版本号
测试人员
备注:
fail 的用例问题和对应的bugID填写
block Na需要在备注中填写
2.3测试用例的作用
3.等价类划分法
在所有的测试中找到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子集
3.1等价类划分法
分类
有效等价类:满足条件的数据子集
无效等价类:不满住需求的数据子集
3.2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需求分析
划分等价类:规则 长度 类型 是否为空值
4.边界值分析法
4.1边界范围的确定
选取刚好等于,或者刚好大于,或者正好小于边界值数据做作为测试数据
4.2上点 内点 离点
上点:边界上的点
内点:区间范围内的点
离点:距离上点最近的点 刚好大于 刚好小于
4.3边界值设计用例步骤
1.明确需求
2.确定有效和无效类
3.确定边界值范围
4.提取数据编写测试用例
内点:必选 尽量选择中间范围内
上点:必选
离点:根据开闭情况进行选择
5.判定表
有电 有网 有钱 健康码 口罩
5.1判断表的定义
一种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多条件逻辑判断工具
5.2组成部分
条件桩 列出当前问题中所有的条件,次序没有影响
动作桩 列出当前问题中所有的可能性操作,没有次序影响
条件项 列出条件对应的取值,所有可能性的真假值
动作项 列出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对应采取的动作结果
5.36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1.明确条件桩(找到所有的输入)
2.明确动作桩
3.对所有的条件桩进行组合
4.明确每一个组合对应的动作桩
5.设计测试用例,每一条数据,对应一个测试用例
6. 因果图
6.1 基本符号
v或只要一个条件成立即可^与多个条件同时成立~非条件成立,则结果不成立;条件不成立,则结果成立-恒成立条件成立 结果成立需求分析
画出因果图
将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